首页|有机管理模式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有机管理模式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两种不同管理方式(常规和有机种植)和3个坡位(上、中、下坡位)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高通量测序、功能预测结合分子生态网络分析,研究管理方式和坡位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功能特征和共发生网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方式和坡位对土壤真菌α多样性指数影响不显著,且不存在交互作用.在门水平,管理方式及不同坡位样地的优势真菌均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孢霉门,管理方式没有改变土壤优势真菌的种类,但影响其相对丰度.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管理模式导致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发生明显改变,常规管理方式下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P<0.05),而有机种植下不同坡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群落差异分析(LEfSe)表明,37个差异物种对管理方式非常敏感,不同管理方式富集了不同的真菌类群.共现性网络分析发现,有机茶园土壤真菌网络节点数、平均聚类系数、边数、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密度均明显高于常规茶园,说明其生态网络结构更为复杂.不同处理茶园土壤真菌以腐生营养型为主(66.67%~70.18%),有机茶园土壤中内生-垃圾腐生-土壤腐生-未定义腐生真菌、木材腐生真菌和动物病原-内生-植物病原-未定义腐生真菌的丰度显著高于常规茶园,而未定义腐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和动物病原-植物病原-未定义腐生真菌的丰度则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磷、有效磷、全钾、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pH值是影响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综上所述,有机管理方式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提高了土壤有益真菌的数量(被孢霉属),增强了土壤真菌网络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降低了病原真菌的丰度(如拟盘多毛孢属和假拟盘多毛孢属等),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
Effects of Organic Management Mode on Soil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in Tea Gardens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尤志明、余文权、俞晓敏、杨贞标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园艺植物生物学及代谢组学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3

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河滨分校,加利福尼亚州 河滨 92506

展开 >

管理方式 坡位 真菌群落结构 共现性网络分析 FUNGuild功能预测

2021J014892016YFD02009032020R10290012021R1029002CXLM202202

2022

茶叶科学
中国茶叶学会

茶叶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94
ISSN:1000-369X
年,卷(期):2022.42(5)
  • 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