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肃省不同生态区高产优质小黑麦种质的筛选

甘肃省不同生态区高产优质小黑麦种质的筛选

扫码查看
采用小黑麦品种石河子大学1号(Shida No.1)和小黑麦新品系(C17、C19、C22、C24、C31)为材料,在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兰州、合作)进行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试验,连续两年在不同试验点对小黑麦种质在开花期的生产性能(干草产量、株高、枝条数)和营养品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测定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1)通过对参试小黑麦种质生产性能进行比较,C31的干草产量(15.51 t/hm2)显著高于其他种质,C24的干草产量(11.27 t/hm2)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石大1号的株高(152 cm)显著高于其他种质,C31的枝条数(745.42万枝/hm2)最高,除了与C17(681.25万枝/hm2)无显著性差异外,显著高于其他种质;通过对参试小黑麦种质营养品质进行比较,C24的CP含量(12.36%)显著高于其他种质,C24的NDF(55.38%)含量最低,与C22之间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其他种质.C24的ADF(36.20%)含量最低,显著低于C17、C19.C24的DMD含量(63.08%)显著高于其他种质;(2)2个试验点,合作小黑麦生产性能(干草产量、枝条数)显著高于兰州小黑麦生产性能(干草产量、枝条数);合作小黑麦干草的CP含量为11.61%,显著高于兰州点(9.85%);合作小黑麦干草的NDF(54.83%)含量显著低于兰州(62.93%);合作小黑麦干草的DMD(64.35%)显著高于兰州(51.10%);(3)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合作点适合生长的小黑麦为品系C31和C17,更适合参试小黑麦种质的生长发育.
Screening of 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triticale genotypes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of Gansu Province

刘晶、赵方媛、杜文华、田新会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饲草型小黑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

甘肃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7C-11317607022018YFD0502402-3资助

2019

草原与草坪
中国草学会 甘肃农业大学

草原与草坪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686
ISSN:1009-5500
年,卷(期):2019.39(5)
  • 12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