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京延庆山区降雪云物理特征的垂直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北京延庆山区降雪云物理特征的垂直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Vertical Observ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loud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now-Producing over Yanqing Mountain Area in Beijing

扫码查看
基于风廓线雷达、云雷达、粒子谱仪、微波辐射计和自动站等垂直观测设备,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7年3月23~24日北京延庆海坨山地区的一次降雪过程进行了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探测仪器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可以获得降雪的宏观结构和微物理信息,有助于对降雪的深入研究.此次降雪过程由中高层西南及偏南暖湿气流与低层东南偏冷空气交汇造成动力和水汽辐合抬升形成,4~5 km高度处的风切变有利于降雪的增强.上升气流有助于水汽的输送、冰雪转化以及雪晶凝华、聚合,冰晶数浓度中心对应着上升运动顶部.然而此次降雪云系低层过冷云水含量不足,降雪回波<20 dBZ,回波顶高<7 km,雪花垂直下落速度<2 m s?1,地面降水量大值与低层强回波区对应.降雪粒子谱分布范围较窄,以直径1 mm左右的小粒子为主,相态主要为干雪,基本不存在混合相态.

黄钰、郭学良、毕凯、周嵬、贾星灿、陈云波、马新成

展开 >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北京 100089

北京市气象局云降水物理研究和云水资源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9

中国气象局华北云降水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北京 100089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北京 100089

展开 >

北京延庆山区 冬季降雪 垂直综合观测 WRF模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7YFC15014054180511241675138

2020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
ISSN:1006-9895
年,卷(期):2020.44(2)
  • 2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