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世纪90年代以后华北初春低温增强和北大西洋海温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华北初春低温增强和北大西洋海温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rly-Spring Low-Temperature Enhancement in North China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 Atlantic since the 1990s

扫码查看
本文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及Hadley中心提供的海温数据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华北地区初春低温增强的原因,并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予以验证.结果表明,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模态与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的欧亚波列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该海温模态与1997年以后北大西洋关键区垂直波作用通量有着较密切的相关关系,1997年以后北大西洋地区的500 hPa环流模态,整体呈现出东移南撤的趋势.1997年以后格陵兰岛东侧表面温度受异常热力强迫导致正值区增多,同时此处西风急流加大,有利于Rossby波向下游传播,导致其下游欧洲大陆地区形成暖脊.通过局地多尺度能量涡度分析法(Localized Multiscale Energy and Vorticity Analysis,简称MS-EVA)证明格陵兰岛东侧关键区表面温度的异常热力强迫作用与气压梯度力在对流层整层做正功,导致高层动能的增加并向外辐散,使得脊加强向北伸展.通过欧亚波列致使下游华北地区上空气旋式异常加强,促使亚洲极涡加强和稳定维持,华北地区温度下降剧烈,极端低温事件增多.最后通过CAM5.1模式模拟研究了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模态对大气环流异常及华北地区极端低温的影响.模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海温模态可以通过激发出欧亚波列,影响欧亚大陆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导致我国华北地区气旋性加强和经向环流加大,极端低温事件增多.

徐玮平、张杰、刘晨、孟祥新

展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山东省气候中心,济南 250031

极端低温 北大西洋海温 能量分析 CAM5.1模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

4197508341630426CMAYBY2019-066

2020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
ISSN:1006-9895
年,卷(期):2020.44(6)
  • 8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