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61~2018年中国地表温度变化的区域差异

1961~2018年中国地表温度变化的区域差异

扫码查看
IPCC指出增温应包涵三方面,即均值偏移、变率增大、对称性改变.然而,目前对于地表增温主要关注的仍是均值的变化,这会影响对于地表增温的全面认识.本研究基于 1961~2018年 59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温度数据,利用平均温度,温度方差和高温时间分别量化了均值偏移、变率增大、对称性改变 3个指标,进而分析了中国地表温度变化趋势的空间格局.结果发现,在研究时段内平均温度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在 1986年前后存在两个相反的变化趋势:1986年前,平均温度为减小趋势,而 1986年后为显著增温趋势.在 1961~2018年,高温时间出现提前的站点数(63.6%)多于出现滞后的站点数(36.4%).温度方差在 1961~1986年为明显的减小趋势,但在 1986~2018年为明显的增大趋势.此外,平均温度,温度方差和高温时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具体而言:1961~1986年,高温时间推迟,平均温度下降,温度方差下降的站点数最多,占总站点数的 23.9%,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而 1986~2018年,高温时间推迟,平均温度上升,温度方差增大的站点数量最多,占到总站点数的 41.5%,空间分布不均.各温度指标年际变异的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国不同地区对地表增温的敏感性差异.同时关注平均温度、温度方差和高温时间变化能较全面反映气候系统变化的特点,有助于预估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对于国家制定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8

Surface temperaturePiecewise regressionTrendsRegional differencesChina

高璇、赵东升、郑度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地表温度 分段回归 变化趋势 区域差异 中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17YFC150300341571193

2023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
ISSN:1006-9895
年,卷(期):2023.47(4)
  •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