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牡试6号的遗传解析及增产潜势研究

牡试6号的遗传解析及增产潜势研究

扫码查看
为研究黑龙江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解析及增产潜势规律,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选育的大豆品种牡试6号为研究对象,进行品种的亲本血缘特点和遗传贡献率分析.结果 表明:牡试6号是通过四粒黄细胞质遗传的,具体选育过程:四粒黄→黄宝珠→满仓金→克交5501-3→绥农3号→绥农4号→绥81-242→黑农40→黑农48→牡试6号.细胞核由祖先亲本ZYD355野生豆、十胜长叶、嫩78631-5、四粒黄、金元、五顶珠、白眉、克山四粒荚、平地黄、Amsoy、Anoka、小粒黄、永丰豆、通州小黄豆、熊岳小黄豆、佳木斯突荚子、柳叶齐和东农20共同提供,核遗传贡献率分别是:25.00%、18.74%、12.50%、6.58%、6.58%、6.25%、3.14%、3.14%、3.14%、3.13%、3.13%、1.95%、1.56%、1.56%、1.19%、0.98%、0.78%、0.39%.牡试6号高度聚合了东北大豆核心种质的优良基因,经过大豆杂交重组基因,具有高产高蛋白的遗传基础潜力,其遗传解析及增产潜势的研究能够为大豆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Genetic Dissection and Yield Increase Potential of Released Soybean Cultivar Mushi 6

孙晓环、王燕平、宗春美、白艳凤、齐玉鑫、李文、孙国宏、任海祥

展开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牡丹江试验站,黑龙江牡丹江5704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吉林四平136100

大豆 牡试6号 遗传贡献率 遗传解析 增产潜势

农业部东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杰出青年基金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重大项目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CXGC2018KFKT006-22018YYYF001CXGC2017JQ0182020JCQN005GA18B1012019ZX16B01ZW201815

2020

大豆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41
ISSN:1000-9841
年,卷(期):2020.39(2)
  • 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