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淮海和南方大豆育成品种TRAP标记的遗传结构研究

黄淮海和南方大豆育成品种TRAP标记的遗传结构研究

扫码查看
为采用新型分子标记技术有效评估与利用黄淮海和南方大豆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功能标记对来自中国黄淮海和南方地域的158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遗传结构及多样性分析.从随机组合的84组引物中筛选出21组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共扩增出436条DNA条带,各引物条带数变幅为18~26个,平均20.7个.Nei's基因多样性(H)变化范围为0.172 5~0.473 6,香农信息指数(Ⅰ)变化范围为0.492 2~0.679 2,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144 6~0.360 7.基于T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表明大豆材料共分为3类,其中l、Ⅱ两小类亚群主要为黄淮海地域品种,Ⅲ类大亚群黄淮海和南方地域品种分布均匀.Structure遗传结构分析将大豆育成品种划分为3个不同血缘关系.大豆材料的TRAP标记聚类分析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示大豆品种的分布无明显的地域相关性.
Genetic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Soybean Cultivars Released from Huang-Huai-Hai and Southern China Based on TRAP Marker

刘嘉霖、陈琪、谢慧敏、罗火林、杨柏云、熊冬金

展开 >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大豆 黄淮海 南方 育成品种 TRAP标记 遗传多样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96040731260332

2020

大豆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41
ISSN:1000-9841
年,卷(期):2020.39(3)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