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豆食心虫成虫性比对寿命和生殖力的影响

大豆食心虫成虫性比对寿命和生殖力的影响

Effect of Sex Ratio on Fecundity and Lifetime of 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Adults

扫码查看
为明确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成虫在田间自然条件下雌雄比例及其动态,在大豆食心虫成虫发生期,采用田间随机网捕法系统调查其成虫性比.在室内测定雌雄比例变化对其繁殖及寿命的影响,系统观察记录成虫寿命及雌虫的产卵量,并对成虫性比与其寿命和生殖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大豆食心虫田间自然种群雌雄性比随成虫发生时期延续而逐渐增大,其动态规律符合指数函数模型y=0.032 1 exp (0.207 6x),且雄虫羽化早于雌虫.室内试验结果显示:大豆食心虫性比的变化显著影响成虫寿命、产卵期、产卵前期及产卵量.大豆食心虫成虫性比为1∶1时成虫寿命最长,雌虫、雄虫寿命分别为15.6和15.7 d.成虫寿命随着性比的增加或减少呈显著缩短的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性比失衡寿命消耗现象.性比为1∶1时产卵持续期最长为8.1d,随着某性别所占比例的增加,其产卵期逐渐缩短.性比小于1时雌虫的产卵前期和产卵量均显著长于和高于性比大于等于1时,且当性比为1∶4时产卵量最高,为82.4粒.大豆食心虫雌雄比与雌虫产卵量之间关系符合指数函数模型y=101.740 7 exp(-0.174 2x)(R2=0.9348;F=71.694 7;P=0.000 4).上述研究结果能够为进一步开展该害虫预测预报和评价性诱剂防治效果等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李文敬、李新畅、李旋、崔娟、徐伟、张金平、史树森

展开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CABI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北京100193

大豆食心虫 性比 产卵前期 产卵期 产卵量 成虫寿命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20180201015NYCARS-04

2020

大豆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41
ISSN:1000-9841
年,卷(期):2020.39(3)
  • 5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