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两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大豆蚜三种解毒酶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两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大豆蚜三种解毒酶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f Sublethal Concentration of Two Insecticides on Three Detoxification Enzymes and Protein Content of Aphis glycines

扫码查看
为明确吡虫啉和印楝素对大豆蚜的亚致死效应,用带虫浸叶法处理大豆蚜成蚜,计算杀虫剂的毒力回归方程及LC10、LC20和LC40浓度,并测定不同亚致死浓度处理不同时间3种主要解毒酶的活性及蛋白含量.结果 表明:吡虫啉的毒力方程为y=1.1784x+10.7023,印楝素的毒力方程为y=1.6323x+10.881 5.吡虫啉处理后,对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先抑制、后诱导,其中LC20处理的诱导作用最强;对羧酸酯酶(CES)主要为抑制作用;LC10处理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诱导作用最强.印楝素对3种酶主要为抑制作用,仅在24 h后对MFO和CES表现为诱导作用.吡虫啉处理1h后,大豆蚜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K.印楝素处理的蛋白含量在1h时均显著高于CK,LC20处理的蛋白含量最高,表现为随药剂浓度升高而先升后降.结果 表明,大豆蚜代谢毗虫啉过程中,MFO和GST可能发挥主要作用,CES作用不明显;大豆蚜代谢印楝素时,MFO和CES可能对低浓度(LC10)处理有一定作用,GST的作用不大.2种药剂处理的大豆蚜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在处理1h时较高.

鲁冰瑜、李双宇、董爽、杨洪佳、陈雅茹、刘艳、王晓云、樊东

展开 >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大豆蚜 吡虫啉 印楝素 解毒酶 亚致死效应 蛋白含量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CARS-042018YFD0201000

2020

大豆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41
ISSN:1000-9841
年,卷(期):2020.39(5)
  • 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