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6-2019年北方春大豆参试品种(系)花叶病和灰斑病抗性鉴定及分析

2016-2019年北方春大豆参试品种(系)花叶病和灰斑病抗性鉴定及分析

扫码查看
为分析近年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抗病性水平的演化,为大豆生产提供更好的育种思路和抗性育种材料,本研究利用中国北方春大豆种植区主要流行的SMV Ⅰ、SMVⅢ株系和大豆灰斑病菌1号、7号混合生理小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评价2016-2019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不同生育期组品种(系)对流行病害的抗性.结果表明:5年间对SMV Ⅰ和SMVⅢ两个株系均表现为抗病的材料占总参试品种(系)的10.7%,对大豆灰斑病表现为抗病以上水平的材料占总参试品种(系)的43.3%.吉育256对SMV Ⅰ株系抗性最好,黑农504和吉农84对SMVⅢ株系抗性最好,吉育215,交大17号和绥农53对大豆灰斑病抗性最好.各生育期组别参试品种(系)对SMV Ⅰ的抗性水平主要集中在中抗和中感水平,对SMVⅢ的抗性水平主要集中在中抗、中感和感病水平,对大豆灰斑病的抗性水平主要集中在抗和中抗水平.除早熟组外,其他生育期组材料对SMV的病情指数没有随年份变化出现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早熟组参试品种(系)对流行SMV株系抗性逐年减弱.随生育期的缩短,参试品种(系)对SMV Ⅰ和SMVⅢ株系抗性水平提高、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超早熟、极早熟、早熟和中早熟组材料对大豆灰斑病抗性没有随年份显著变化,且各熟期组之间抗性加权值无显著性差异.各省份或地区材料对SMVⅢ株系的病情指数均值高于SMV Ⅰ株系;辽宁参试品种(系)对SMV抗病性最佳;各省份或地区参试品种(系)对大豆灰斑病的加权值无显著性差异.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Resistance to Mosaic Virus Disease and Frogeye Leaf Spot Disease of Soybean in Regional Test in Northern Spring from 2016 to 2019

刘佳、衣志刚、董志敏、厉志、陈亮、刘念析、孙星邈

展开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33

北方春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病 大豆灰斑病 生育期组 抗性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7YFD0101304

2021

大豆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41
ISSN:1000-9841
年,卷(期):2021.40(1)
  • 4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