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体育反兴奋剂教育影响因素及干预路径再思考

学校体育反兴奋剂教育影响因素及干预路径再思考

扫码查看
《反兴奋剂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实施数年,兴奋剂管制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随着体教融合的不断发展,同时期的学校体育使用兴奋剂现象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暴露出我国当前反兴奋剂教育存在不足,以及相关部门职能可能缺位的问题。该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我国体教融合发展进程、国内外反兴奋剂形势变化、相关法律法规等情况,对学校体育兴奋剂现象进行重新审视。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兴奋剂问题是教育主体不清、联合部门职能缺位、教育资源有限、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局限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提出,明确教育部门主体及其职责、压实体育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发展校园适用性教学系统、拓宽教育渠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社会控制和鼓励社会支持等干预策略。旨在为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维持校园道德水准,维持"纯洁体育"校园,推进相关职能部门行使职责,有效遏制学校体育使用兴奋剂,确保学生及其辅助人员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完善我国整体反兴奋剂教育体系,实现兴奋剂长效治理提供参考。

黄科春、陆丹丽、莫轶、施小颖、韦泳、颜万泉、黎咏嫦

展开 >

广西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

广西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广西南宁 530031

反兴奋剂教育 学校体育 体教融合 未成年人 权利与义务

2024

相关文献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

当代体育科技

影响因子:0.375
ISSN:2095-2813
年,卷(期):2024.14(24)
黄科春,陆丹丽,莫轶,等.学校体育反兴奋剂教育影响因素及干预路径再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24):160-163,169.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