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PACG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PACG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malignant glaucoma after PACG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引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行手术治疗的483例患者(642眼)临床资料,对可能引起术后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者14例(24眼),发生率为2.90%(3.74%);年龄<60岁、慢性PACG、房角全关闭、持续高眼压、眼轴长度<22 mm、前房深度<2 mm、晶体厚度<4.5 mm时术后恶性青光眼发生率分别为4.85%、4.79%、5.42%、4.90%、5.51%、5.44%、4.27%,≥60岁、急性PACG、房角非全关闭、高眼压缓解、眼轴长度≥22 mm、前房深度≥2 mm、晶体厚度≥4.5 mm时术后恶性青光眼发生率分别为1.17%、1.09%、1.94%、1.45%、1.01%、1.02%、0.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房角全关闭、持续高眼压、眼轴长度<22 mm是引起PACG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小、术前房角全关闭、持续高眼压、眼轴长度短是PACG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危险因素,应在术前予以重视.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梁冉冉
展开 >
作者单位:
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眼科,山东 枣庄 277606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
危险因素
出版年:
2018
DOI:
10.3969/j.issn.1009-4393.2018.03.027
当代医学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当代医学
影响因子:
1.122
ISSN:
1009-4393
年,卷(期):
2018.
24
(3)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