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图像特征研究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图像特征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 研究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AMD neovascular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图像特征.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wet-AMD患者,对其进行眼科全面检查,包括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眼底彩色照相、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眼压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裂隙灯检查前节、最佳矫正视力(BCVA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均采纳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药物经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月进行一次随访,并进行OCTA、OCT、眼底彩色照相、眼底镜、眼压、裂隙灯、BCVA检查,进行3~4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时予以FFA检查,对末次、初次的OCTA图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与OCT、FF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CTA检查示:深层以及浅层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没有出现异常,但40例患者的脉络膜、视网膜毛细血管均发生了异常的血流信号,其中5例新生血管结构清晰,占12.5%;2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存在新生的血管病灶,且主干血管的增粗异常,占5%.OCTA的检查结果显著优于OCT、FFA,所获得的图像更加清晰、直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A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对脉络膜毛细血管、视网膜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检查结果远比OCT、FFA的清晰、直观,可作为诊断、随访wet-AMD患者的一种重要措施,具有实用性、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借鉴.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任旋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昌爱尔眼科医院住院部,江西 南昌 330000
关键词: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图像特征
出版年:
2018
当代医学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当代医学
影响因子:
1.122
ISSN:
1009-4393
年,卷(期):
2018.
24
(26)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