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共60例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参与研究,收集资料时间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将全部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常规测量,对各波的潜伏期进行详细的记录,比较治疗前后的波峰潜伏期.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Ⅰ、Ⅲ、Ⅴ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Ⅰ、Ⅲ、Ⅴ波峰潜伏期明显缩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进行客观、可靠的评价,使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