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aphasia after stroke

扫码查看
目的 通过多模态磁共振分析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区的血流量及代谢改变,阐明失语症的机制,为临床失语症的治疗、预后及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后失语患者,按《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判断所有失语患者类型,共纳入35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其中感觉性(Wernicke)失语15例,运动性(Broca)失语20例.对累及的病变区进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分别测定病变区域及对侧镜像区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以及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和乳酸(Lactate,Lac),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其中感染性失语患者较对侧镜像区在rCBF明显减少;MTT、TTP较对侧镜像区明显延长,NAA及Cho较对侧降低,出现Lac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性失语较对侧镜像区在rCBF、rCBF明显减少,MTT、TTP明显延长,NAA及Cho较对侧降低,出现Lac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区呈现低灌注、低代谢状态,提示其可能为失语症发病机制.

孙丽、贺梦菲、赵维纳

展开 >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脑梗死 失语 磁共振灌注加权 磁共振波普分析

Z2018S051Z2018S065

2021

当代医学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当代医学

影响因子:1.122
ISSN:1009-4393
年,卷(期):2021.27(1)
  • 2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