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缺血性肠病微生态学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缺血性肠病微生态学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缺血性肠病微生态学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D-LAC)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肠病患者2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健康者21名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中I-FABP和D-LAC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I-FABP和D-LAC的临界值,并计算诊断缺血性肠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观察组I-FABP和D-LA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肠病变处I-FABP水平高于大肠病变处(P<0。05);观察组小肠病变处D-LAC水平与大肠病变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ROC曲线分析I-FABP的临界值为86。21 ng/ml,D-LAC的临界值为34。28µg/ml。观察组小肠病变处I-FABP≥86。21 ng/ml为16例(76。19%),D-LAC≥34。28µg/ml为14例(66。67%)。观察组大肠病变处I-FABP≥86。21 ng/ml为5例(23。81%),D-LAC≥34。28µg/ml为4例(19。05%)(P<0。05)。结论 选择检测适宜的微生物学指标十分重要,可降低阳性死亡率,检测阴性者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单一指标不能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前提下,通过联合I-FABP和D-LAC等指标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骆来明

展开 >

厦门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厦门 361101

缺血性肠病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D-乳酸

2022

当代医学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当代医学

影响因子:1.122
ISSN:1009-4393
年,卷(期):2022.28(5)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