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脱碘酶变化机制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脱碘酶变化机制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扫码查看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常伴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降低,反T3升高,以往普遍认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是导致NTIS的主要原因,且合并NTIS时不同器官局部脱碘酶变化基本相同,疾病并发NTIS时对预后影响不明显。但总结相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等及皮质醇、谷胱甘肽等物质介导的Ⅰ型、Ⅱ型脱碘酶活性降低、Ⅲ型脱碘酶活性升高是导致NTIS的重要原因;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脓毒症、心肌梗死等疾病患者伴有NTIS时,预后较差。为改善NITS预后,可利用T3类似物、N-乙酰半胱氨酸纠正NTIS。因此,本文对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脱碘酶变化机制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Change mechanism of deiodinase in nonthyroid illness syndrome and its effect on disease prognosis

陈磊、王恺隽、邓雪、康金锁

展开 >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检验科,云南 昆明 650000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北京 100037

昆明市精神病院检验科,云南 昆明 650000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 脱碘酶 危险因素 预后

2022

当代医学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当代医学

影响因子:1.122
ISSN:1009-4393
年,卷(期):2022.28(14)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