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30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确诊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治特点分析

30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确诊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治特点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30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确诊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经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结果和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类型、乳腺癌发生部位、年龄分布及临床特征、手术方式、病理分期;乳腺恶性肿瘤直径与切缘关系及预后。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1986例患者中,乳腺恶性肿瘤30例,占比1。51%;平均肿瘤直径(13。2±1。3)mm。病理类型:导管原位癌9例(30。00%)、小叶原位癌2例(6。67%)、浸润性导管癌19例(63。33%)。乳腺癌发生部位:肿瘤位于外上象限16例(53。33%),外下象限6例(20。00%)、内下象限3例(10。00%)和内上象限5例(16。67%)。3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中,<35岁仅1例,占比0。15%;35~45岁11例,占比1。49%,>45岁18例,占比2。99%。彩超分级:BI-RADS分级中,4a类恶性肿瘤最高,占比73。33%。二次手术方式:导管原位癌中,保乳手术率为33。33%,非保乳手术率为55。56%;小叶原位癌中,保乳手术率为100。00%;浸润性导管癌中,保乳手术率为31。58%,非保乳手术率为68。42%。术后病理分期:0期和I期恶性肿瘤占比最高(86。67%)。二次手术检出残腔阳性率为30。00%。中位随访15个月,仅1例(3。33%)浸润性导管癌在同侧胸壁复发。结论 年龄>45岁、彩超为4a类、肿物为多发多象限分布时,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需谨慎。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恶性肿瘤病灶残腔阳性率较高,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保乳手术率,不建议其作为乳腺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手段,推荐其仍作为乳腺癌的活检手段之一。
Analysi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3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diagnosed after Mamotomo minimally invasive atherectomy

林伟、方建禅、李魁、张劲帆、卢靖宇、陈宇

展开 >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福建 莆田 351100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4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乳腺恶性肿瘤 诊治分析

莆田市科技计划民营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

2019S3F001KF20200007

2022

当代医学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当代医学

影响因子:1.122
ISSN:1009-4393
年,卷(期):2022.28(15)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