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胃肠外营养方式对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不同胃肠外营养方式对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不同胃肠外营养方式对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早产儿胃肠耐受情况分为全静脉营养组(n=95)和部分静脉营养组(n=105)。全静脉营养组的早产儿全部采用外周静脉中央静脉置管实施胃肠外营养支持,部分静脉营养组采用经外周静脉中央静脉置管联合经口喂养配方奶加营养液的胃肠外营养支持,分析营养支持前早产儿维生素D不足、缺乏的发病率,比较两组出生后24 h内、出生后14 d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早产儿维生素D不足发病率为30。00%,维生素D缺乏发病率为13。50%。出生后24 h内,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后14 d,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明显低于出生后24 h内,且部分静脉营养组高于全静脉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尽早采用外周静脉中央静脉置管联合经口喂养配方奶加营养液的胃肠外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有助于避免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

李明耀、吕峻峰、杨春晖

展开 >

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广东 中山 528400

胃肠外营养 早产儿 维生素D

2020年中山市卫生局课题

2020A020068

2022

当代医学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当代医学

影响因子:1.122
ISSN:1009-4393
年,卷(期):2022.28(15)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