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益生菌对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
益生菌对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行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7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降体质量、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化疗前后两组肠道菌群谱变化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益生菌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下降体质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益生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多于治疗前,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治疗前,杆/球比值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益生菌组类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少于治疗前,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数量均多于治疗前,杆/球比值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类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益生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杆/球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类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益生菌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化疗相关腹泻临床传染病(CID)、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周围神经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益生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联合益生菌治疗能有效改善术后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平衡,可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外文标题:
Effect of probiotics on intestinal microflora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庄志杰、余俊材、罗特
展开 >
作者单位: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南 常德 415000
关键词:
益生菌
胃癌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出版年:
2022
DOI:
10.3969/j.issn.1009-4393.2022.17.003
当代医学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当代医学
影响因子:
1.122
ISSN:
1009-4393
年,卷(期):
2022.
28
(17)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