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胃以喜为补"理论探讨中医饮食的补养原则

基于"胃以喜为补"理论探讨中医饮食的补养原则

扫码查看
"胃以喜为补"理论是叶天士对《黄帝内经》中饮食养生方法的总结与发挥,现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脾恶湿更恶燥""胃喜湿更喜润"的角度探讨饮食物的选择,以此来指导养生调护和疾病防治.饮食物的摄入应注重对于脾胃之阴的补养,亦应顺应脾胃"更虚更实"的生理特点,有节有度.另外,饮食物的四气属性与人体体质相互影响,合理的利用食物性味间的五行制化关系,可对人体脏腑气血的补益发挥重要影响.

戴贵玲、吕冠华、范颖

展开 >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110847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110034

饮食 脾胃生理 胃以喜为补 体质 中医养生

辽宁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辽中医药发[2022]1号

2024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湖南中医杂志

影响因子:0.484
ISSN:1003-7705
年,卷(期):2024.40(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