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6-2022年南平市肉与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2016-2022年南平市肉与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了解福建省南平市肉与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4789系列标准和2016-2022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下卷)》的要求,对采集的样品分别开展沙门氏菌等7种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2016-2022年共检测南平市肉与肉制品425份,检出86份、总检出率20.2%;致病菌检出率2016年最高(55.3%)、2019年最低(6.8%),不同年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44,P<0.01);检出率调理肉制品最高(58.1%)、熟肉制品最低(8.7%),不同种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619,P<0.01);检出率餐饮服务环节(27.0%)高于流通环节(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74,P=0.022);致病菌检出率第三季度最高(29.3%)、第一季度最低(5.6%),不同季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07,P<0.01);检出率散装肉与肉制品(20.6%)与定型包装(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0,P>0.05);41株沙门氏菌分为6个群20个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肉与肉制品的优势血清型.结论 2016-2022年南平市市售肉与肉制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重点监督监测肉与肉制品,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控制致病菌污染.

叶丽丹、胡凤清、饶晓红

展开 >

福建省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南平 353000

食源性致病菌 肉与肉制品 食品安全

2024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ISSN:1000-3711
年,卷(期):2024.39(3)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