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一生都与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虽然在其流亡时期与后期文学作品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备受关注,但在他全面深入接受中国文学哲学典籍前,其早期诗作就已与中国文化暗藏着亲缘性,而学界却未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在1920年的日记中,布氏就已明确表达了与老子的"不谋而合".本文以布氏早期诗集《家庭祈祷书》中的六首诗为例,从主题、宗旨和语言风格等多重维度对其进行重新审读,揭示布氏早期诗歌与中国文化的契合之处,包括白居易的文学主张与中国古代哲人老子、孔子、孟子的思想智慧.布氏之所以迅速迷上中国文化,根源于这种"不谋而合",他在流亡和后期作品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大量借用和化用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其早期文学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缘性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