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淮南子》翻译中的变通问题

论《淮南子》翻译中的变通问题

扫码查看
《淮南子》作为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其以独特的语言表达和深刻的思想文化而著名.可在译入语中往往没有与之对应的表达方式可供借鉴,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变通,才能对之进行有效译介.客观上,变通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根源,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民族思维、民族身份等四个方面.深入考察《淮南子》全英译文,马绛领衔的译者团队在词、短语、句子、句群等四个层面都灵活运用了变通的方法策略.进而论之,原文的独特性使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灵活变通,进行正确地"选择"和"适应",从而产出在译入语语言文化中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译文.
On Adaptation in the Huainanzi Translated by John S.Major

Huainanziadaptationculturetranslation studies

丁立福、潘清

展开 >

淮南师范学院翻译研究中心,安徽淮南 232038

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淮南子》 变通 文化 译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科研活动经费择优资助项目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22YJA7400072021H269GXXT-2022-0972023AH010052

2024

大连大学学报
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0.48
ISSN:1008-2395
年,卷(期):2024.45(1)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