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

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

Change Process of Cultivated Land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Northern China during 1983-2001

扫码查看
利用1983年1月至1999年12月长时间序列NOAA/AVHRR NDVI数据和2001年逐旬SPOT/VGT数据,获取了中国北方13省1980s初期、1990s初期、1990s末期和2000s初期地表土地覆盖特征,阐述了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过程,并重点讨论了人类活动对耕地变化特征的影响和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发现:(1)裸地、耕地等弱生态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而林地和草地等生态功能用地和混合功能用地持续减少是我国北方1983~1999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但在2000s初期,这种状况有所改观,表明国家自20世纪末期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发挥作用;(2)从1983~2001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重心整体上表现出向西南方向偏移的趋势.此外,地形和交通状况对耕地的空间变化过程影响明显,区域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平原和丘陵地带,耕地利用强度一般随着距交通干线距离的增加而减少;(3)人们生活收入水平以及农业产量变化与耕地变化关系密切,其中人们生活收入水平与耕地面积成负相关,而农业产量与耕地面积呈正相关,表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的非农用地量增加以及农业用地内部的结构调整是中国北方13省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

李景刚、何春阳、史培军、陈晋、辜智慧、徐伟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土地利用 耕地利用变化 空间过程 耕地变化驱动力 中国北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G1999043406-03

2004

地理学报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3.3
ISSN:0375-5444
年,卷(期):2004.59(2)
  • 15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