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失踪人口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形成机制

中国失踪人口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形成机制

Spatio-temporal pattern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issing person incidents in China

扫码查看
人口失踪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在尊重生命与保障人权的现实背景下,对失踪人口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数据,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数理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管窥了2015-2019年中国失踪人口的基本特征、时空格局演变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失踪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段由高到低依次为8~16岁、2~7岁、0~1岁和60~65岁;失踪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无意识失踪、主动失踪与被动失踪,失踪亚类由高到低依次为离家出走、走失、被拐卖、身患疾病、联系中断与家庭不和.②时间上,失踪人口总数、性别与年龄变化均呈"驼峰"状,并以2017年为轴于两侧对称分布.空间上,总体为"低—高"和"高—低"集聚,广东、浙江和四川是人口失踪的高发省份.③人口失踪省内流动远高于跨省流动,省内流动以广东、四川、河南和江苏为最,跨省流动以"安徽—江苏"和"广西—广东"为主要路径.④人口失踪可用社会网络理论中的"强弱连接理论"来解释,其主要受人与社会网络关系的强度变化的影响.

李钢、薛淑艳、马雪瑶、周俊俊、徐婷婷、王皎贝

展开 >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27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安710127

失踪人口 时空格局 形成机制 中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计划(2016)青年学者"计划

4187114416YJAZH0282016

2021

地理学报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学报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3.3
ISSN:0375-5444
年,卷(期):2021.76(2)
  • 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