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人居环境特征的青藏高原"无人区"空间界定

基于人居环境特征的青藏高原"无人区"空间界定

Spatial definition of "Unpopulated Areas (UPA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China

扫码查看
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环境与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自然分布与有序发展,形成了中国面积大、分布广的"无人区"(UPAs).然而,当前有关"无人区"面积、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等研究尚无定论.客观、准确界定"无人区"的空间范围,对开展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家公园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藏高原居民点分布信息,据其地形、气候、生态、土地利用等要素特征,本文综合表征了居民点的自然—生态—土地利用耦合关系,率定了居民点分布上限的各要素阈值,通过多要素空间叠加构建了"无人区"评价综合模型,并以居民点分布的自然极限、生态(含氧量)下限、土地利用规律为关键阈值界定了青藏高原"无人区"空间范围并分析了其地理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以居民点分布累计比例<0.1%计,确定"无人区"的地形阈值为海拔> 5665 m、相对高差>2402 m、地形起伏度>8.59,气候阈值为相对湿度<76.2%、温湿指数<33或>71.②根据居民点分布及人体对含氧量耐受情况,确定"无人区"的生态阈值为气压< 500 hpa、大气含氧量<40%.③青藏高原严格"无人区"面积达1912 km2,其中新疆699 km2、四川413 km2、西藏331 km2、青海291 km2、甘肃178 km2.空间上呈零星分散状,多分布在四川贡嘎山、珠穆朗玛峰附近等极高山地区、可可西里东部—罗布泊地区;以及少部分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

李文君、李鹏、封志明、游珍、肖池伟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1149

"无人区" 人居环境 空间界定 地形起伏度 温湿指数 含氧量 青藏高原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人才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19QZKK1006CAS20200552019M660777

2021

地理学报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学报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3.3
ISSN:0375-5444
年,卷(期):2021.76(9)
  • 7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