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贫困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

贫困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

Basic theories and frontiers of poverty geography

扫码查看
中国的减贫实践证明,地理学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支撑减贫瞄准与扶贫决策中发挥着重要学科价值.然而,由于基本概念模糊、基础理论滞后、学科体系不健全,"理论贫困"成为制约贫困地理学创新发展的最大短板.本文在解析贫困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贫困地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学科性质、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框架,提出了未来贫困地理研究中的前沿领域.结果表明:①贫困是指与一定标准相比,人们所享受的各种福利处于劣势、缺少或不足的状态,具有多维性、区域性和动态性特征.在测量标准上,绝对贫困强调"极小值",相对贫困强调"平均值".在瞄准对象上,个体贫困关注个人福利或能力的缺失与不足,区域贫困则是从空间视角关注个体福利背后的"区域福利".②贫困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贫困地区的形成、分布、地理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和反贫困措施的学科,以贫困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贫困—环境"关系为研究核心,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特点.贫困地理学的基础性理论包括空间贫困理论、区域贫困理论和多维贫困理论,其研究内容与框架包括3个维度、2大要素、2类对象、2大标准.③贫困地理学需要进一步强化贫困地域系统演化、区域贫困测度、相对贫困瞄准、贫困监测模拟、减贫效应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周扬、李寻欢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贫困地理学 区域贫困 个体贫困 相对贫困 贫困地域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4187118341601172XDA23070301

2021

地理学报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学报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3.3
ISSN:0375-5444
年,卷(期):2021.76(10)
  • 11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