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及机理

中国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及机理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nearby urbanization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扫码查看
就近城镇化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破除异地城镇化模式弊端、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通过构建就近城镇化率、贡献力和贡献势指标,从本省、本县和本镇3个城镇化尺度,系统分析2000-2015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特征,并深入剖析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①2000-2015年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人口总数从1.96亿增加到3.47亿,就近城镇化率从28.16%上升到46.89%.②从贡献力看,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主要来源是本镇户籍人口,但本镇贡献力呈下降趋势,本县贡献力波动上升,本省贡献力变化不大.③从贡献势看,本县贡献势>本省贡献势>本镇贡献势,县域尺度是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就近城镇化的优势空间单元.④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空间分异是自然环境背景、经济增长和非农产业发展、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交通运输条件和地方行政力量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赵美风、汪德根

展开 >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苏州 215123

就近城镇化 贡献力 贡献势 空间分异 机理 中西部地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1CRK005

2021

地理学报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学报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3.3
ISSN:0375-5444
年,卷(期):2021.76(12)
  • 15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