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渝鄂边界区县域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空间耦合分析

渝鄂边界区县域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空间耦合分析

扫码查看
省域边界区交通发展往往薄弱,限制了交通发展的旅游效应.以渝鄂边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9年和2019年为时间截面,利用最短时间距离和引力模型,对渝鄂边界区各县市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1)渝鄂边界区各县市之间交通可达性得到提升,且西部交通可达性优于东部,但区域之间交通可达性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2)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呈现西高东低格局,与交通可达性呈正比;3)旅游经济联系总量空间差异大,空间极化特征显著且呈现出"核心—边缘"空间格局;4)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交通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均处于滞后状态,"高交通可达性—低旅游经济联系"(H-L)为研究区主体耦合模式,整体反映了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不协调的发展态势.
Spatial Coupling Analysis on the County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and Tourism Economic Connection in Chongqing-Hubei Border Areas

甘德彬、郭向阳、潘多

展开 >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4155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渝鄂边界区 交通可达性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格局 耦合分析

202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20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21年贵州财经大学校级科研基金

22SKGH57620SKCH3352021KYWL01

2022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22
ISSN:1672-0504
年,卷(期):2022.38(4)
  • 5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