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的贵州"村超"媒介形象建构及其成因研究

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的贵州"村超"媒介形象建构及其成因研究

扫码查看
研究基于主流媒体对贵州"村超"的新闻文字报道、新闻视频、期刊文章以及相关人员访谈资料文本,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建构贵州"村超"的媒介形象理论模型,结合文本资料对贵州"村超"媒介形象成因进行分析,为我国乡村体育赛事发展提供建议.研究表明:贵州"村超"媒介形象为颇具风情的赛场、纯粹体育的竞技、全民参与的庆典与民族融合的踏歌.赛事的民族味、乡土味、群众味以及文化味是贵州"村超"媒介形象形成的主要成因.对我国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的建议:1.整合优势资源,打造风情赛场;2.保持赛事乡土气息,举办纯粹的比赛;3.实现职能部门协同治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4.将赛事搭建成为交流平台,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王紫潼、杨婷、刘建中

展开 >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1

西南科技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扎根理论 贵州"村超" 媒介形象 乡村体育 赛事文化

2024

东南传播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东南传播

CHSSCD
影响因子:0.322
ISSN:1672-9579
年,卷(期):2024.(5)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