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新技术影像与博物馆集体记忆的多重建构
新技术影像与博物馆集体记忆的多重建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互动影像、全息投影、AR影像、VR影像等新技术影像成为博物馆中集体记忆新的内容载体和传播媒介.新技术影像以其交互、增强、沉浸的视觉特征,对集体记忆表现出的历史时空以及集体记忆的传播方式带来了诸多改变.在这一过程中,记忆的客体通过多维的视觉重构与原真性再现被进一步“活化”,记忆的主体由对物的记忆转变为对生活方式的记忆.博物馆的新技术实践使集体记忆在“延续”的表象之下也有着隐蔽的“断裂”,并且还存在被逐步异化的危机.集体记忆变得复杂而多元,为多重建构提供诸多可能.
外文标题:
New Technology Images and the Multi-layered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in Museum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于莉莉
展开 >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关键词:
博物馆
新技术影像
记忆活化
记忆建构
集体记忆
博物馆体验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
KYCX18_2461
出版年:
2020
东南文化
南京博物院
东南文化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05
ISSN:
1001-179X
年,卷(期):
2020.
(4)
被引量
6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