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纹红土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及其粒级效应的物源意义

网纹红土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及其粒级效应的物源意义

扫码查看
网纹红土是南方红土中最具标志性的地层之一.本文以中亚热带地区典型网纹红土样品为研究对象,针对网纹红土原样及其分离出的红基质和白网纹 3 类样品的全样、<2 μm、2~4 μm、4~10 μm、10~32 μm、32~63 μm和>63 μm等不同粒级组分样品的稀土元素(REE)进行分析,研究中国南方网纹红土中红基质、白网纹和分粒级组分的REE分馏特征.结果显示:①白网纹的∑REE和各稀土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红基质,主要原因是白网纹中含有较多的锆石及高岭石等黏土矿物,也可能是稀土元素在两者之间的迁移导致了相对含量的变化.红基质 Ce 异常均大于白网纹的现象,指示了网纹的形成可能与氧化还原环境的差异有关;②网纹红土中REE含量存在明显的粒级效应,>2 μm的粒级组分中,REE含量随着粒级增大而降低.网纹红土中<2 μm组分的REE总量较低,可能与该粒级副矿物类型有关,相对酸性的环境对其影响有限;③不同样品间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在<32 μm组分中,红基质和白网纹的LREE/HREE、Eu/Eu*等特征参数均十分接近,并与全样一致,而在>32 μm组分中存在明显差异.>32 μm组分中红基质和白网纹La/Nd、Eu/Sm等稳定元素比值十分接近,表明红基质和白网纹物源相同;④网纹红土各粒级组分地球化学特征更接近长江漫滩沉积物,揭示网纹红土的潜在物源主要为长江漫滩沉积.
Fractio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between white mottles and red matrix in vermicular red earth and provenance implications of their granularity effects

vermicular red earthrare earth elementsparticle size fractionred matrixwhite mottles

张忠萍、朱丽东、马桢桢、黄颖、于红梅、李凤全、张杭佳、王天阳、叶玮

展开 >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网纹红土 稀土元素 分粒级 红基质 白网纹

浙江师范大学流域地表过程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KF-2022-044157234541971111

2023

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地球化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17
ISSN:0379-1726
年,卷(期):2023.52(5)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