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近40年来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原和湿地蒸散发变化的对比分析

近40年来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原和湿地蒸散发变化的对比分析

扫码查看
青藏高原地表蒸散发是决定亚洲水塔水储量变化的关键要素.在快速升温背景下,长时间尺度的青藏高原地表蒸散发如何响应气候变化亟需深入探讨.以青藏高原两种典型高寒生态系统(草原和湿地)为研究对象,以野外观测和互补蒸散发模型为研究手段,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驱动互补蒸散发模型,应用于青藏高原的典型资料稀缺地区,并就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评估,揭示了两种典型高寒生态系统近40年的蒸散发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校正参数后的非线性互补蒸散发模型可较为准确地模拟两种下垫面的蒸散发,亦即该模型在青藏高原资料稀缺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1973-2013年,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原蒸散发呈不显著的增大趋势,而高寒湿地则以2.0 mm/a的速率显著增大.相关分析表明,高寒草原和湿地蒸散发的年际变化主要与水汽压(即空气湿度)有关.阶段性分析发现,1970s至1990s末期,两种生态系统蒸散发皆在波动中逐渐增大;而1997年以后,高寒草原和高寒湿地蒸散发的变化模式表现出明显差异:前者在波动中逐渐减小,后者则持续增大至2000s中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归结为高寒湿地受冰川融水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可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加之2000s高寒湿地的水汽压和日照时数增大,使得该时段内地表蒸散发仍呈增大之势,亦即上游的冰川融水对下游的湿地蒸散发有重要影响.结果 表明,空间距离较近的两种典型高寒生态系统,由于所受水源补给不同,局地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可能有较大差异.
Comparison of Variations in Land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Between Typical Alpine Steppe and Wetland Ecosystem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马宁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地表蒸散发 高寒草原 高寒湿地 互补蒸散发 青藏高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冰冻罔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41801047SKLCS-OP-2020-11

2021

地球科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地球科学进展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045
ISSN:1001-8166
年,卷(期):2021.36(8)
  •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