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河西走廊不同强度槽型沙尘暴垂直动量传输特征分析

河西走廊不同强度槽型沙尘暴垂直动量传输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河西走廊13个气象站逐时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MICAPS高低空资料,对该区2010年4月24~25日、2014年4月23~24日和2018年4月4日3次不同强度槽型沙尘暴过程垂直动量特征进行诊断分析,得到槽型沙尘暴的垂直动量传输特征,更好地为槽型沙尘暴的精细化网格预报预警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增强大风强沙尘暴的防灾减灾能力.结果表明:300 hPa极锋急流是造成河西走廊地区槽型沙尘暴的主要高空动力系统,大风沙尘暴出现在高空偏西风急流(≥32 m/s)、中空急流(≥20m/s)和低空急流(≥12m/s)附近.沙尘暴前期,近地层大气干热,当高空冷空气侵入,与中低层暖空气进行剧烈交换,在边界层形成不稳定层结;高空槽后冷空气下沉(冷平流中心强度小于等于-10×10-5K/s),将强风迅速向下传递到地面产生大风;槽前高空急流加强垂直动力抽吸,深厚的辐合辐散区与地面冷锋增强上升运动,最大上升速度位于500 hPa,强度小于等于-30×10-5 Pa/s.沙尘暴区距离高空急流轴中心位置越近,辐合辐散中心差值越大、垂直距离越近,辐合中心位置越低,对流性不稳定层结越厚、所处高度越低,冷平流中心强度越强,最大上升速度区与冷平流中心距离越近,沙尘暴强度越强、持续时间越长;300 hPa高空急流轴中心控制河西走廊地区的范围越广,沙尘暴出现范围越大.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Momentum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Intensity Trough Type Sandstorm Along the Hexi Corridor,China

张春燕、李岩瑛、马幸蔚、李晓京、聂鑫

展开 >

武威市气象局,甘肃 武威 733000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20

河西走廊 槽型沙尘暴 高低空急流 垂直动量传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1975015

2022

地球科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地球科学进展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045
ISSN:1001-8166
年,卷(期):2022.(9)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