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是指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也是人们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到了青春期,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增强,面对种种管制性、强制性要求教育,就自然的产生逆反的心理体验,甚至逆反行为,学术上把这个阶段的逆反定义为青春期逆反,这是大部分青春期孩子成长的必然经历。逆反心理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教育者不可盲目的全盘否定。极端的逆反会严重伤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是只要教育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多数青春期的孩子都能平稳的度过。所以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清青春期逆反的本质,审视我们的教育方式,采取积极的态度及对策,科学有效的引导青少年走出逆反心理,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