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普氏原羚的采食对策

普氏原羚的采食对策

扫码查看
从1998年8月到2000年6月,我们在青海省共和县和海晏县利用系统取样法测定了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利用粪样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目标动物记录法研究了约200只普氏原羚的食物组成和采食时间,同时研究了普氏原羚对采食生境的选择.我们发现:(1)采食是普氏原羚的主要活动之一,占其活动时间的40.0%~65.6%.普氏原羚晨昏采食时间超过总采食时间82.9%;(2)普氏原羚在人为干扰小、食物丰富度高的地方采食,人为干扰与食物丰富度对普氏原羚的采食活动影响显著(P<0.01);(3)普氏原羚是广食性物种,共取食16科50种植物,其食物组成季节性差异极为显著(P<0.01);(4)食物资源影响普氏原羚的食物组成.普氏原羚的食物中从11月份到第二年5月会出现替代性食物狼毒和马蔺,食物中狼毒和马蔺的比例随食物资源的下降而上升;在5月份,偶吃性食物沙蒿所占比例最大,为13.8%;(5)普氏原羚选择芨芨草草原以及其它食物丰富度高、隐蔽条件好和人类干扰少的生境作为采食区;几乎不在围栏内采食,但常在距离围栏1 km内的生境中采食,对距离围栏1 km以上的采食生境的选择为随机选择;普氏原羚不在沙丘中采食,而在沙丘边缘的生态交错带采食.基于以上结果,我们认为:人类活动和食物资源量对普氏原羚的采食对策影响显著.
FORAGING STRATEGY OF PRZEWALSKI'S GAZELLE (PROCAPRA PRZEWALSKII)

刘丙万、蒋志刚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普氏原羚 采食对策 青海湖 人类活动 高原生态系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德国物种与种群动物保护协会和美国哥伦布动物园资助项目德国物种与种群动物保护协会资助项目美国哥伦布动物园资助项目

G2000046805KSCX-1-033770104

2002

动物学报(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

动物学报(英文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198
ISSN:1674-5507
年,卷(期):2002.48(3)
  • 28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