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白冠长尾雉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

白冠长尾雉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

扫码查看
2001年4~8月,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育雏期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野外共遇见24个不同的家族群,平均大小为(2.96±0.35)只.白冠长尾雉的家族群主要在针阔混交林中活动,这些地方的坡向以东南方向居多、坡度较缓而坡位靠下,与林缘的距离大于60m而与水源的距离通常小于30m.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与林缘的距离、乔木胸径、灌木盖度、草本植物的种类和高度等是影响白冠长尾雉家族群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植被结构,尤其是草本植物的特征,是影响家族群栖息地选择的主要方面.建议在对白冠长尾雉采取保护措施时,从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隐蔽条件入手.注意保护现存栖息地,在育雏期保护好草本植物.
Brood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of Reeves Pheasant (Syrmaticus reevesii) in Dongzha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徐基良、张晓辉、张正旺、郑光美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白冠长尾雉 育雏 家族群 栖息地选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004680539830030,30070117

2002

动物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动物学会

动物学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82
ISSN:0254-5853
年,卷(期):2002.23(6)
  • 48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