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河南陕西两地白冠长尾雉的集群行为

河南陕西两地白冠长尾雉的集群行为

扫码查看
2001年4月至2003年6月,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佛坪县瓦寨子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对17只遥测个体的跟踪结果和328次集群活动的野外记录分析表明,白冠长尾雉雌雄两性的集群方式有极显著的差异(χ2=18。177,df=3,P=0。000)。雄鸟有很强的领域性,优势个体全年以单独活动或双雄共同活动的方式占据稳定的活动区,很少与其他雄性个体集群;雌鸟有很强的集群倾向,除繁殖季节因孵卵、育雏而离开群体单独活动外,通常以4~6只的群体游荡于雄性个体的活动区之间,与该活动区的雄鸟形成不稳定的混合群,偶尔与其他群体形成暂时性的、更大的混合群。两性集群方式的差异可能与其各自经受的捕食压力和交配竞争强度(雄>雌)差异有关。
Flocking Behavior of Reeves's Pheasants(Syrmaticus reevesii) at Two Sites in Henan and Shaanxi

张晓辉、徐基良、张正旺、郑光美、阮祥锋、谢福录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涩港,464236

陕西佛坪县野生动物管护站,陕西,佛坪,723400

白冠长尾雉 活动区 集群 无线电遥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004680530070117,30330050

2004

动物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动物学会

动物学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82
ISSN:0254-5853
年,卷(期):2004.25(2)
  • 20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