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浅谈幼儿审美情感的培养

浅谈幼儿审美情感的培养

扫码查看
审美就是儿童的生命活动和审美对象之间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及其产生的心理愉悦状态。审美活动就其本然状态而言,更突出地表现出它的体验性,而不是认识性。也就是说,在审美活动中,情感体验始终是主要的、决定性的,而认识则是次要的、从属的。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会产生一种以情感愉悦为主调的心理状态,并由情感的愉悦达到精神的自由。幼儿时期,自我中心主义使得儿童在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来对待外界事物,这时的思维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异质同构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当儿童面对外物时,他们并不按照成人的逻辑标准去对事物进行分类,而是就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外物上,寻找自己内在的情感结构与外在事物的形式结构之间的同构效应,按照事物所体现的情感表现性去对它们加以秩序化。新《纲要》恰恰就把艺术教育定位在审美教育上,强调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因此,学前儿童的教育应该顺应儿童这种特点,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终把对儿童的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儿童在精神和情感得到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

刘凤

展开 >

重庆市綦江区通惠小学 400803

2015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荆门市教科所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7661
年,卷(期):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