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激发四“性”,让数学课堂充满思维张力

激发四“性”,让数学课堂充满思维张力

扫码查看
基于“学讲计划”教学方式,虽然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和参与激情,形成了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但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仍然缺乏思维的灵动,跟不上数学活动的节奏,陷入了被动接受教师预设的局面。基于“学讲方式”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凝聚思维视点——激发悟性;自主探究提升思维,延展思维触角——丰富理性;质疑争辩拓展思维,彰显思维活力——培养灵性;展示汇报深化思维,打磨思维品质——训练韧性,练习深化升华思维。我们要剔除数学课堂教学中泛化的、非本质的数学思维活动,积极创设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和有效活动情景,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四“性”,回归教育的本质。

徐平礼

展开 >

邳州市四户镇中心小学

悟性 理性 灵性 韧性

2015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荆门市教科所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7661
年,卷(期):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