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具身景观建构、流动身份叙事与家庭结构哲思——论《姥姥的外孙》的"记忆-结构-原型"式认同叙事建构策略

具身景观建构、流动身份叙事与家庭结构哲思——论《姥姥的外孙》的"记忆-结构-原型"式认同叙事建构策略

扫码查看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和叙事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在中国取得较大影响力和优异口碑的原因.影片首先通过白描叙事手法,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展现片中人物的个人成长和对家庭、文化认同的探索;其次通过对双重文化背景下身份认同这一问题的细腻处理,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泰籍华人群体如何在本土文化和祖辈文化之间寻找平衡与认同.这种文化认同的多重性,既是身份困惑,也是文化传承的体现;最后,影片呈现出的东亚女性角色在家庭中的角色具有双重性,她们一方面被赋予了照顾和管理家庭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承载着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任务.《姥姥的外孙》提供了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探讨东亚女性自我认知与定位的窗口.通过对影片的深入分析,为理解电影如何跨越文化界限,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建立情感联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韩允、唐诗琦

展开 >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

《姥姥的外孙》 白描 身份认同 女性主义

2024

电影评介
贵州省文化馆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145
ISSN:1002-6916
年,卷(期):2024.(16)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