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诗意影像中的触感建构:以《我的阿勒泰》为例

中国诗意影像中的触感建构:以《我的阿勒泰》为例

扫码查看
本文以《我的阿勒泰》(滕丛丛,2024)为例,深入探讨中国诗意影像中的触感建构策略及其效果;通过文本分析、视觉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我的阿勒泰》成功实现了从散文到影视作品的改编:影片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高标准的技术支持,在诗意影像中还原出丰富的自然感官体验,实现了从视觉到触觉体验的感官转向;触感影像与成长主题的结合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影片中的触感影像总是出现在主人公成长的关键之处,通过细腻的感官表达展现了角色从迷茫到逐渐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该片通过触感建构的方式,探索了电影语言在感官体验上的新可能,不仅拓宽了电影艺术的边界,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文化视角和观影体验.

刘雨萱、李轶南

展开 >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我的阿勒泰》 诗意影像 触感影像 综合感官 触觉性

202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2024SJYB041221BG111

2024

电影评介
贵州省文化馆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145
ISSN:1002-6916
年,卷(期):2024.(16)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