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志愿军:存亡之战》:战争史诗的"空间生产"与诗性建构
《志愿军:存亡之战》:战争史诗的"空间生产"与诗性建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志愿军:存亡之战》(陈凯歌,2024)作为陈凯歌导演"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影片,延续了新主流电影成熟的工业化制作模式.影片有意在宏大叙事与感官刺激交织的影像构造外,通过聚焦一朵枯萎的小花、一颗辗转相传的糖果等意象,完成英雄成长的关照与家国叙事的变奏,为磅礴的战争影像注入诗性的美学内涵,同时,该影片对战争史诗的三元空间建构形成了深厚的历史记忆与跨地想象,为新主流电影的"空间生产"开辟了新的维度.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童晓康、纪英杰
展开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战争电影
家国叙事
空间生产
诗性建构
出版年:
2024
电影评介
贵州省文化馆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145
ISSN:
1002-6916
年,卷(期):
2024.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