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MP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4年6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70例MP感染患儿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妇幼保健院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感染组患儿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居住环境(城镇、乡村),有无贫血,是否低补体状态,是否集体生活,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小儿MP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高热或超高热,肺部细湿啰音,阵发性咳嗽,发热病程为1~7 d,X线检查显示肺部小斑点状模糊影。两组研究对象居住环境、贫血情况、集体生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研究对象低补体状态占比均高于对照组,且WBC、CRP和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补体状态及WBC、CRP、PCT水平升高均是影响小儿MP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MP感染患儿易出现高热、肺部细湿啰音,阵发性咳嗽等症状,且热程较短,X线检查存在肺部小斑点状模糊影,低补体状态及WBC、CRP、PCT水平高均是影响小儿MP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谈倩蕾、卜笃翰、韩馨怡

展开 >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妇幼保健院(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苏 扬州 225002

儿童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2025

大医生

大医生

ISSN:
年,卷(期):20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