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滇西南1976年龙陵MS7.3、MS7.4双强震触发滑坡遥感解译及其构造意义

滇西南1976年龙陵MS7.3、MS7.4双强震触发滑坡遥感解译及其构造意义

扫码查看
深入研究中国滇西南地区发育的龙陵-澜沧新生地震构造带对于合理划分活动地块边界及未来开展强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使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已发生的双强震震例开展回溯研究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文中对震前、震后高分辨率Keyhole卫星影像进行遥感解译,结合野外验证和前人研究结果,获得了1976年MS 7.3、MS 7.4龙陵双强震触发滑坡较为完整的数据库.结果显示:1)共解译滑坡14448个,总面积为17.2km2,70.9%的滑坡分布在花岗岩质的岩体风化层中,单体滑坡面积集中在数百至1000m2区间,多为表层风化层内的浅层滑坡,滑动距离较小;2)同震滑坡密集区与高烈度区不匹配,其空间分布显示破裂区规模约为30km,且均位于活动断裂的一侧,表明其发震构造并非为龙陵-瑞丽断裂或畹町断裂.滇西南地区共轭强震破裂可能局限了单次强震的空间规模,因此在确认未来强震危险区时应重点关注NE向与NW向构造的交会部位.
REMOTE SENSING INTEPRETATION OF COSEISMIC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1976 LONGLING MS7.3 AND MS7.4 EARTHQUAKES AND THE TECTONIC SIGNIFICANCES

southwestern Yunnan1976 Longling MS7.3MS7.4 earthquakesearthquake-triggered landslidesKeyhole satellite imagery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seismic hazard risk

李浩峰、徐岳仁、郭雅丽、刘晗、赵昕雨、陆玲玉、唐嘉诚

展开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6

滇西南地区 1976年龙陵MS7.3、MS7.4双强震 地震滑坡 Keyhole卫星影像 遥感解译地震危险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1YFC30006002019YFE010890042072248

2024

地震地质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震地质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81
ISSN:0253-4967
年,卷(期):2024.46(1)
  •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