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云南洱源地区地壳三维精细速度结构成像

云南洱源地区地壳三维精细速度结构成像

扫码查看
云南洱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西北地区中部,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多条断裂交会穿过,且地热活动活跃,显示出很强的断裂构造特征.地区内地震活动频繁,2013年以来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发生了多个5级以上地震.文中利用云南区域固定台网和滇西北密集台阵记录的2008年1月1日—2023年7月20日发生在洱源地区的地震走时数据,采用波速比模型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云南洱源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壳三维VP、VS和VP/VS模型及地震重定位结果.结果表明:1)在龙蟠-乔后断裂以东,维西-乔后-巍山断裂、红河断裂和鹤庆-洱源断裂交会处聚集了大量小地震,缺乏中强地震.从现有的层析成像结果分析认为浅层发生的部分小地震可能与地热流体无直接关系,而从浅层向深层逐渐变高的VP/VS值可能暗示深部存在流体,深部流体可能在循环流动过程中逐渐渗透到浅层岩石中,并与部分密集小地震的发生有关.2)2013年以来发生的4个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并呈NNW-SSE走向分布,表明川滇块体西边界断裂系统的地震危险性有所增大.3)2013年3月3日和4月17日发生的洱源地震序列主要位于低VP、低VS和低VP/VS值的异常体内.一般而言,如存在流体,则VS比VP下降得更快,从而导致高VP/VS值,而低VP/VS则表明低VS并非由流体所致.因此,现有的成像证据表明地震序列所处区域并不存在流体,从而推断地震序列的发生与流体无直接关系.空间上与洱源地震序列接近的2017年3月27日MS5.1漾濞地震序列也具有相同的速度结构特征,因此也可能与流体无直接联系.2016年5月18日发生的MS 5.1云龙地震序列的主震和部分余震主要位于高VP、高VS和VP/VS相对高值区内,高VS表明并非因存在流体而导致出现相对高的VP/VS值,据此推测主震及周围的余震所处区域可能不存在流体,流体并未直接参与到地震序列的发生过程中.
CRUSTAL FINE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ERYUAN AREA, YUNNAN FROM DOUBLE-DIFFERENT TOMOGRAPHY

Eryuan areadouble-different tomography3D velocity structureVP/VS

曹颖、钱佳威、黄江培、周青云

展开 >

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650224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南京 21009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

洱源地区 双差层析成像 三维速度结构 VP/VS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1YFC3000600202203AC10000342304056

2024

地震地质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震地质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81
ISSN:0253-4967
年,卷(期):2024.46(1)
  •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