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四川盆地构造沉降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四川盆地构造沉降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扫码查看
盆地的沉降过程能够反映盆地的演化历史及成盆机制.为深入分析四川盆地构造沉降特征,本文基于最新钻井资料和地震数据,通过回剥反演方法,进行去压实、沉积负载、古水深和海平面变化校正,重建了四川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构造沉降史.同时根据瞬时均匀伸展模型和裂后热坳陷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对盆地成因进行分析.构造沉降史的恢复揭示了四川盆地具有典型的克拉通盆地沉降特征.四川盆地的形成演化可划分为震旦纪—早古生代、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3个构造沉降旋回,盆地经历了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早志留世、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以及中晚侏罗世4幕快速沉降,第一幕和第三幕快速沉降期为岩石圈伸展减薄引起,另外两幕为前陆盆地发育过程中所引起的快速沉降.构造沉降正演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在寒武纪—奥陶纪和晚二叠世—三叠纪经历了两期"快速沉降—缓慢沉降"过程,快速沉降受控于岩石圈的伸展作用,缓慢沉降为岩石圈热冷却作用所主导.盆地在热冷却沉降阶段后进入前陆挠曲沉降,出现不同规模的剩余沉降.
Tectonic subsid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ichuan Basi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basin genesis

鲁国、何登发、开百泽

展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

中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河北涿州 072750

四川盆地 构造沉降 回剥反演 正演模拟 沉降旋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

U19B6003-01-01

2023

地质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9
ISSN:0563-5020
年,卷(期):2023.58(1)
  • 1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