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结构主义符号学原理在影视批评中的应用——以解析影片《小武》中主人公形象为例
结构主义符号学原理在影视批评中的应用——以解析影片《小武》中主人公形象为例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影视批评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通过归纳影片大意、介绍故事情节、解析片中细节等方式进行作品分析的手法,往往不能将影片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交代清楚。借此,笔者试图将罗兰·巴特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原理运用到影片的分析中来,以期实现对影片文化内涵系统条理、深入具体地解读。本文选取了贾樟柯导演的影片《小武》这新现实主义名片作为实例。从归纳片中主人公形象的符号化造型出发,对"语言层""迷思层""意识形态层"的能指与所指逐一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影片批评手法与视角的全新尝试。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关键词:
符号
影视批评
分层结构
小武
出版年:
2011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协办:河北师范大学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ISSN:
1007-5828
年,卷(期):
20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