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浅析萨蒂《戈诺希安舞曲》第4-6首的和声特点
浅析萨蒂《戈诺希安舞曲》第4-6首的和声特点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萨蒂创作的钢琴组曲《六首戈诺希安舞曲》,取材于戈诺索斯城居民的祭祀仪式上的圆舞曲和踏步舞。作曲家在该作品中,以"建筑块料"方式来作曲,即作为作品实体的短小的乐句,兴之所致的被互相替换和重复。其中的第4—6首创作于1889—1897年(1—3首创作于1890年),这三首作品在和声的复杂性及对伴奏音型织体的使用上,较之《六首戈诺希安舞曲》的前三首更成熟。因此,与前三首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分界。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关键词:
萨蒂
戈诺希安舞曲
和弦
和声功能
出版年:
2011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协办:河北师范大学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ISSN:
1007-5828
年,卷(期):
2011.
(7)